OBO浪涌保護器的工作原理:
在三相四線制系統中,三條相線和一條零線對接之間均接有保護器。在正常情況下保護器處于高電阻狀態,當電網因雷擊或者其它原因出現涌過電壓時,將立即在納秒級時間內迅速導通,將涌過電壓引入大地,從而保護了電網上的用電設備。當該電涌電壓通過保護器,且消失后保護器重新變到高電阻狀態,從而不影響電網的正常運行。
OBO浪涌保護器的接入模式:
在TN制式中,一般情況下電涌保護器只需作共模接法,即接于相線中性線與保護地線之間。
但在TN-S制式的起始位置,中性線與保護地線之間無須接入電涌保護器。只有對A級防雷等級中的第三、四級和B級防雷等級中的第三級上的特別重要設備的電源端口,才需做差模接入,即增加接于相線與中性線之間的電涌保護器。
在TT制式中,當一級電涌保護器位于漏電保護器之后,可作上述共模接法。當一級電涌保護器位于漏電保護器之前,且高壓系統為中心點接地系統,應作“3+1”接法,即三個相線對中性線各接一個保護器,中性線對保護地線再接一個。
在IT制式中,只作共模接法。
OBO浪涌保護器是電路中持續約百萬分之一秒的瞬態過電壓。比如系統工作電壓為380V的馬達可通過幾千伏的絕緣測試,而一個在電路板上工作電壓為5V的芯片不可能有與馬達相同的絕緣強度。它是一個復雜的產品,它不僅僅是一個電氣部件,它是將不同功能的部件精密地組合在一個電路中,以的時間(納秒級)內將被保護線路接入等電壓系統中,使設備各端口等電位,同時釋放在電路上因雷擊而產生的大量脈沖能量,將其短路泄放到大地,降低設備各端口的電位差。